您现在的位置: 品牌中原网 >>旅游 >> 面对景区门票:游客何时不再“望价兴叹”
面对景区门票:游客何时不再“望价兴叹”
来源::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: 编辑部 时间:2012/10/19 0:00:00

  旅游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游山玩水,陶冶情操,缓解生活压力。但是,现在各个景区高昂的门票价格,却又让人望而却步。有人计算过,如果游遍全国5A景区,仅门票一项,就要花掉近2万元。“玩遍5A景区需2万”已不再是简单的市场现象,而是一道沉甸甸的“民生考题”。想出行的人开始期盼景区门票的降价,期盼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中秋、国庆长假前,公众终于如愿收到“大礼包”9月底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两批共174家降价景点名单。其中,第二批降价的景区共94家,平均降价幅度为25%,其中4个景区实行免费。第二批降价景区中,5A级景区14家,其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3家。第一、二批降价景区中,4A级景区共140家左右。

 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第二批降价的14家5A级景区分属于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云南四省,包括武当山、黄鹤楼、石林风景区等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5A级景区,降价景区的含金量较第一批明显提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湖北6家5A级景区全部降价。此外,湖北省还规定,在中秋、国庆节期间,对辖区内所有实行政府定价、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,按照15%~25%的幅度统一降价,并对现行门票价格在10元以下的景点实行免费开放。

  广东、云南也分别有三四个降价的5A级景区,而此前,两省除降低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外,还在节假日实行了特殊的优惠价格政策。广东省规定,在每年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和春节期间,对购买全票的游客实行门票价格20%以上的优惠;云南省规定,今年中秋、国庆期间,按照15%~35%的幅度降低门票价格。综合第一批、第二批降价情况,广东、云南、湖北三省的降价幅度较大。

  门票降价,整体收入未降反增

  本报记者从湖北省旅游局了解到,9月30日至10月3日,该省重点监测的36个景区和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9个城市部分景区共接待旅游者357.77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9393.82万元,同比增长139.70%和119.60%。据测算,中秋国庆假期前四天,该省接待旅客约2327万人次,同比增长82.94%。

  通过景点门票降价,从而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,杭州西湖景区可谓开了先河。2002年,西湖景区开始施行“免费开放”之时,就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,一时间,叫好声、质疑声纷至沓来。如何在“后免费时代”维持景区的开支,如何管理猛增的游客成为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。但西湖景区却表现得脚步坚定:10年间,西湖相继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,占景点总数的70%以上;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达到了2000多公顷。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统计,西湖实行免票的第一年,杭州市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.98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;2011年,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.27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,是2002年的4倍。

  今年是杭州西湖实行免票第十个年头,西湖也是全国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。在其他景区争相涨价的同时,西湖的免票不仅没有亏本,反而给杭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。自2002年以来,杭州游人大幅度增加,游客的游览时间变长,由此带旺了西湖周边的餐饮、住宿、商品零售、文化娱乐等产业。

  降价之后,体验仍差强人意

  “不是堵在路上,就是困在景区。”不少出游归来的市民这样总结自己的假期。本报记者了解到,今年刺激全民出游的因素,除了8天长假外,全国各地景区门票争相降价也“功不可没”。不过,捡了门票的便宜,却可能玩得不尽兴。

  在武汉学习生活了6年的小刘,从未去过黄鹤楼,听说黄鹤楼今年长假期间门票打8折,她决定乘机去登楼远眺一番。然而,让她没想到的是,当天在景区门口排队买票就等了15分钟。进入景区后,满眼全是黑压压的人,想找个地方照张相,背景也都是人。黄鹤楼上,更是寸步难行。“早知道不捡便宜了”,小刘扫兴而归。

  “人多得没法好好体验旅游,而且人一多,一些好景点就不开放了,团里几个老人想去毛主席纪念堂,结果闭馆了。”从湖北来北京旅游的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,当问到下次还会不会选择黄金周出去旅游时,李先生表示很无奈,因为没有其他时间可以陪女友一起出游。

  “喊堵”的景区又何止这两家。据网友爆料,长假去厦门鼓浪屿游玩,5分钟挪动1米;10月3日,庐山景区出现严重堵车,从山腰到山顶,堵了4个多小时,都无法进入景区。更有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,“如今西湖见人不见桥,故宫人山人海,长城已不分内外。”

  除了人多以外,很多游客表示并没有预想的“省钱”。景区门票虽“降”了,但景区里面各项收费却“涨”势凶猛。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内某景区一游客更是遭遇165元一份的天价炒面。

  对此,许多游客表示,“黄金周”出游真是失策,以后再也不出门了,还是在家呆着舒服。”本来出来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,没想到反而留下了“旅游后遗症”,再也不敢出来玩了。

  本报记者注意到,有分析人士认为:这里面有一个“游客体验”的问题,现在国内很多景区都过分关注景点的经济效益,而没有从一个可持续的角度来管理。今年游客是多了,但明年会怎样呢?如果游客今天玩了觉得满意度不高,下次再也不来了,那么从长远来看可能并不能算件好事。

 

  门票支出占比仍高于国外

  经过连年涨价,国内景点的门票价格已让国人“游不起”了。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休闲旅游客户需求趋势研究报告》显示,游客中,景点门票、交通花费所占比例较大,分别占21.92%、20.92%。门票花费已经超过了交通,成为游客的最大开支。

 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,国外的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较低。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基本票价每人248元,而法国卢浮宫常设展览门票仅为10欧元,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徒步进园的费用只有12美元,更不用说国外很多自然景观还都是免费参观。

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,“中国旅游景区和国外差距大,主要原因是人家的景区强调社会服务功能,政府财政提供基本的运营费用,门票只是作为一个补充。我们现在是把这些公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作为企业牟利的资本,所以问题不断。”

  这位分析人士还表示,“其实有些门票价格过高的5A级景区应该平时降价,让普通游客不会"望价兴叹",提高景区的社会服务功能,让更多的游客可以欣赏到人文自然景观。为了解决人多爆棚的问题,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限制人数,如预约方式。”

  提升服务才是景区发展正道

  据本报记者了解,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,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,在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。

  以“门票经济”作为景区单一发展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各方质疑。

  国内大部分景区靠“门票经济”发展,只是得到了暂时的眼前利益,长远来看,这些景区是在“堵”自己的路。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,一味地把运营成本增加转嫁到游客身上,势必造成恶性循环,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,最终景区也将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,这种行为将危害景区本身的长远发展,更将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“景区如何走出"门票经济"的怪圈?首先,需要认识到,自然景区和历史文化景点,或是自然形成,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,都属于公共资源,理应由全体民众共享,景区管理者要兼顾社会效益、文化效益,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。其次,景区应当改变旅游结构单一的现状,摆脱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盈利的模式,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、住宿、娱乐、零售等产业,依靠游客在景区的餐饮、娱乐等消费,总体算来,景区会获得更多收益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。

  实际上,通过降低门票价格来促进整个旅游收入的增加,早已有西湖景区这一成功的例子。两相比较,单纯依靠“门票经济”和发展“大旅游”,孰优孰劣,不言自明。

  景区要盈利,门票不是“救命稻草”,如果只是依靠卖门票来赚钱,路会越走越窄。当然,要打破“门票经济”的怪圈,还需要景区管理机构更新理念,通过提升人性化服务、增加服务品种、拓展旅游要素、拉长产业链条等多种渠道来实现经济效益。同时,更需要政府头脑清楚,拿出算长远账、算整个旅游产业大账的眼光。从长远发展来看,旅游景区实现公益化的零票价或低票价,不仅是一种“藏富于民”的旅游福利,更体现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发展智慧。(记者 方学)

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品牌中原联盟 河南慈善总会品牌中原爱心基金
电 子 邮 件:pinpaizhongyuan@126.com pinpaizhongyuan@163.com 豫ICP备11021917号-4
:1067015152 :1335310978 :1015925281 :1398823029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,如文章作者、著作权所有人、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有任何异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作出删除或修改处理。如作者、著作权所有人、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未及时联系我方,我方视为默认许可转载刊登,我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 特此声明 网站编辑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