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品牌中原网 >>纺织 >> 棉花高价收储扭曲产业链条 纺织全行业受难
棉花高价收储扭曲产业链条 纺织全行业受难
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:编辑部 时间:2013/6/20 0:00:00
 国储棉政策,国家投入巨大,社会资源浪费。按已入库800万吨计算,国家已投入收储资金1600亿元左右,每年需支付银行利息100亿元,仓储费用10多亿元

  开始自2011年的国储棉收购政策,目前已经导致中国国内棉花价格高出国际市场4500元/吨。目前国内收储价格20400元/吨,截至5月13日,国际CotlookA指数折人民币1%关税价格14889元/吨,内外棉无税价差约为4500元/吨。

  记者调查显示,继去年第三、四季度棉花收储企业交储难,棉农亦难从中得到实惠(参见本报2012年11月28日报道《暗战储备棉:“托市收购”的秘密》),如今,处于中游国内的棉纺织行业也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“链式反应”。

  据本报记者调查,国储棉收购政策之下,在国储棉自身亏损、棉农难受益同时,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原本即薄利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,不仅整个产业正受到集体打压,而且中国棉纺织业产业链条生态也随之改变,以至于部分企业不得不外迁至海外寻找利润。

  而在竭力维持高价格的国储棉,其高达900万吨的库存水平已经高出年度中国棉花消耗量,国储棉现在面临的库存减值和直接亏损,给财政造成的压力已成重负。

  此外,价格的扭曲还在导致进口配额腐败、棉花期货市场失去定价功能并萎缩等一系列后果。

  本报记者调查显示,棉花收储政策,正在引发整个链条的扭曲,高价收储这种模式已经穷途末路。对棉农的保护和补贴方式、对种植棉花的保护都亟须重新思考。

  高达4500元/吨的价差

  国储棉的收储政策源自2010年。由于之前的棉花市场不景气,2010年国际棉花价格暴涨,高达32000元/吨,这导致当时有不多库存的国储棉大赚。早前1万元/吨收储的棉花,涨幅高达2倍。

  “问题在于,国储棉以为这种涨价将成为常态,以为收得越多就赚得越多,因此敞开收购,但没想到2011年之后棉花价格大幅下降。”一位资深棉花市场人士告诉本报记者,实际上,像2010年棉花价格超过1美元/磅的情形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,不能以此为常态。

  高出国际市场的价格收购国内棉花,另外一个理由是保护棉农利益,稳定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生产,保障国内的棉花供给。

  据前述资深人士称,在2011年有关棉花工作会议上,国储棉有关官员即讲道,“中国是纺织服装业大国,有一定的棉花自给率,才放心发展纺织服装业,棉花自给需要一定的量,不然会受到海外的牵制。”

  但目前的情形是,国内的棉花高价格,正在人民币升值、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原因之外,大幅提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原材料成本,整体压低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
  即便是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格,据本报记者去年11月中旬在产棉大省山东对棉农的调查,棉农利润也没有比较优势,棉农种棉积极性并不够。对棉花进口的配额管制反而滋生腐败,导致棉花进口配额被买卖,并加剧棉花走私。

  由于国储棉和进口棉存在巨大的价格差,进口棉额度自然成为有些人牟利的工具,一吨进口棉的资格,卖到三四千元。

  李文(化名)是浙江的一家民营棉纺企业负责人,有自己的纱厂和织布厂,公司产品80%依靠出口。他向本报记者抱怨,纺纱现在就是不赚钱的买卖,自从实施国储棉收购政策后,已经基本不赚钱。

  “我们一吨棉花,比国外同行要贵4000多,我们进口的棉纱,价格甚至比我用的棉花价格还低,我们怎么竞争?”李文说,“目前只有在苦苦地维持当中,相当的辛苦。公司到现在能够维持,保持一定的出口,主要是我们的工人技术熟练,比较勤快。”

  李文表示,假设他公司需要100吨进口棉,他就向市发改委申请100吨进口棉资格,但是申请的第一年一般不会批给他,一般在第二年会批给他,不过一般只有一半的量,也就是仅仅50吨,但是等省里审批完后,拿到手的,往往可能只有30吨,至于其他20吨,往往是给有关系的人了。

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品牌中原联盟 河南慈善总会品牌中原爱心基金
电 子 邮 件:pinpaizhongyuan@126.com pinpaizhongyuan@163.com 豫ICP备11021917号-4
:1067015152 :1335310978 :1015925281 :1398823029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,如文章作者、著作权所有人、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有任何异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作出删除或修改处理。如作者、著作权所有人、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未及时联系我方,我方视为默认许可转载刊登,我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 特此声明 网站编辑部